如何用行動學習打造學習型組織?

作者|邁克爾.馬奎特  國際行動學習協會(WIAL)主席

譯者|顧增旺  國際行動學習協會中國分會(WIAL-CHINA)執行董事

在建立學習型組織時,或許沒有哪一種方法論比行動學習更加有效。

  由於行動學習奠定了組織整體持續學習的內在基礎,使組織能夠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外在環境,因而,行動學習成為「學習型組織的基因(DNA)」。

 

行動學習團隊是學習型組織的微縮模型

  在經典著作《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中,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指出:要成為學習型組織,組織需要具備將日常工作和學習合二為一的能力以及持續反思和學習的文化。行動學習恰恰精於此道!行動學習奉行的心智模式是:學習和行動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每個人都可以從每一次行動中獲得學習,但只有能夠帶來行動改進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行動學習團隊就是一個微型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的所有五個子系統在行動學習小組團隊中構成了一個相互協作的統一整體。行動學習團隊鍛造了學習者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技能,使學習者成為終生學習者,使組織成為持續學習的組織。

  讓我們一起逐個探討行動學習在打造學習型組織五個子系統(學習子系統、組織子系統、人員子系統、知識子系統和技術子系統)時發揮的作用。

 

行動學習打造學習子系統

  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子系統。學習子系統描述了學習的層級和類型,學習的層級和類型對組織學習至關重要,與組織的技能密切相關。

  行動學習專案激發和促成了個人、團隊和組織所有三個層面的顯著學習。行動學習專案也促進了另外兩種類型的學習:適應性學習和前瞻性學習。行動學習產生創新性知識,行動學習中的經常性深度反思為單環學習、雙環學習甚至三環學習開啟了道路。

  或許沒有哪一種團隊學習能夠與行動學習研討會相提並論,在行動學習研討會中,團隊建立共同假設,對待解決問題形成共同認識,在創造新知識時共同成長。每次行動學習研討會結束時,在行動學習教練的幫助下,小組找到了將他們的學習應組於織並開啟全體組織範圍內的學習。

 

行動學習打造組織子系統

  學習型組織的第二個子系統是組織本身,構成組織子系統的四個維度或要素分別是:文化、願景、戰略和結構。

  行動學習創造了學習是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文化。行動學習小組的文化內涵包括學習是被期許、被獎賞、被鼓勵、需要持續進行的實踐活動,獲得學習和採取行動具有同等的價值。

  在幫助組織開創持續學習的願景文化方面,行動學習的作用別具一格。組織文化和組織變革的先驅肖恩指出:「為了催生變革(學習),組織必須放棄過去的固有信念,對新生事物保持開放,重新學習新的信念和行為。」行動學習恰恰就是幫助組織改變舊價值觀和形成新遠景強而有力的工具。

  行動學習組織天生具有在行動中反思的獨特稟賦。快速行動和快速創造知識對組織非常重要,為學習提供時間、空間和機會是行動學習專案不言而喻的策略,在推進組織整體學習方面,沒有什麼策略比讓盡可能多的人參與行動學習專案更加有效。

  行動學習將組織層級降低到盡可能低的程度。促進團隊成員之間自然流暢地進行簡單明瞭的提問和互動是保證行動學習流程順利實施的關鍵。多餘的禮節、官僚主義和繁文縟節不被待見,權力被分散到整個團隊之中。

 

行動學習打造人員子系統

  學習型組織的人員子系統覆蓋企業員工、管理人員、顧客、商業夥伴和企業運營所在社區。

  行動學習提倡讓商業鏈中與問題相關的各類人員一起參加解決問題過程。如果組成行動學習團隊的成員的背景具有多樣性,行動學習會更加有效;有時團隊不僅僅由來自企業中各個階層的人員組成,還包含來自企業外部的成員,外部成員可以提出「天真」的問題並分享「新奇」的想法。行動學習要在組織內部取得成功離不開向「新面孔」學習。

  行動學習小組成員中的「新面孔」和「新想法」能夠:

  • 幫助學習聯盟拓展覺察環境的能力;
  • 在學習過程中擴展分析視野,挑戰更多的假設,這樣更有可能發現邏輯中的斷點;
  • 幫助小組成員認識和克服慣性防衛,實現自我超越;
  • 在多個層面促進學習,提升所有成員的學習能力;
  • 開放組織邊界並形成新的組織形式,不斷地引入不確定性並形成新的秩序。

 

行動學習打造知識子系統

        組織在實施行動學習專案時,有效融合了知識管理的六個方面:

  1. 獲取知識
  2. 創造知識
  3. 儲存知識
  4. 分析和資料採擷
  5. 遷移和傳播知識
  6. 應用和驗證知識
知識獲取:在行動學習專案中,團隊成員不僅被告知獲取外部知識的重要性,而且更要汲取團隊其他成員及組織其他部分的隱性知識和經驗。行動學習團隊形成的內部關係提升了對組織資源的覺察,促進了資訊的分享和交流,創造了大量有價值的知識。
創造知識:行動學習專案參與者認識到不停創造新知識和創新的重要性,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發現解決組織難題的新穎和突破性方法。行動學習團隊由多元化成員組成,團隊成員之間不停地相互提問以獲取新知識和創意,因此,行動學習團隊具有天生的創造力和創新基因。
儲存知識:知道儲存哪些知識和如何儲存知識取決於組織對洶湧而至的資訊和資料的「意義生成」能力。企業必須制定「意義生成」目錄,對有附加價值的知識進行編碼和保留。通過對行動進行反思,行動學習團隊培養了對收集和儲存的知識賦予意義的能力。
分析和資料採擷:在行動學習研討會上,團隊成員會將收集或創造的知識進行分析和綜合,確定這些知識是否適用與他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在行動學習研討會休會期間,那些被儲存的知識會被進一步分析,以便找到它們對於行動學習專案的有益之處。
遷移和傳播知識:在每次行動學習研討會的總結階段,團隊成員會被要求確定研討會中哪些知識對組織有用。團隊成員決定誰應該得到這些資訊和/或哪一個知識管理系統應該接收這些資訊。當然,團隊成員同樣接收和儲存了相應的知識和智慧,這些將有助於他們未來謀求更好的職業和個人生活。
應用和驗證知識:在行動學習研討會休會期間,行動學習團隊成員測試他們制定的問題解決方案,驗證方案的有效性和適用性。只有有用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所有真正的學習都應該能帶來有效的行動。

 

行動學習如何打造技術子系統

  技術本身並不能讓組織利用新的戰略機遇加強學習和應用知識,組織需要個人特別是團隊對技術進行最大化開發和利用。開發電子化學習硬體和軟體都需要深入瞭解個人和團隊如何學習,如何觸及、傳播和應用知識,如何讓學習和知識幫助組織取得成功。在合適的時候,行動學習團隊可以研究將技術用於專案管理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應用技術管理團隊和組織的知識和學習。如果行動學習專案涉及到學習和/或知識管理,團隊需要研究學習或知識管理技術如何增強戰略執行的效用和速度。

 

行動學習在打造學習型組織中的作用

  理論和實踐都證明,行動學習能夠快速和成功地打造學習型組織。由於既具有行動導向又聚焦學習,行動學習為學習型組織提供了完美的模型和實踐的舞臺。從本質上來講,行動學習促使人們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且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從本職工作中學習,因此它樹立了工作和學習同時發生的典範。行動學習宣導持續學習文化,在自由分享、相互支持和回饋、挑戰內心假設的工作情境中,鼓勵嘗試和允許犯錯誤。

  在行動學習中,團隊成員一起花時間針對有計劃的行動進行反思,找出學到了什麼。不管這種學習是源於成功還是源於失敗、源於技術還是源於流程,學習毫無懸念地發生了。行動學習專案可能發端於某個領域或部門並漸進推廣至整個組織,成為整個組織變革和學習的催化劑。由於行動學習專案既以組織需要的創新戰略和傑出學習為起點,又以創新和學習為歸宿,行動學習在打造學習型組織的進程中越發顯得卓有成效。

本文由美國管理協會授權發佈,歡迎分享非商業轉載須註明來自美國管理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