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 AMA美國管理協會(台灣) – AMA Taiwan | design by Morcept
課程簡介
行動學習的起源與發展
行動學習起源於雷格.瑞文斯( Reg Revans )教授,繼承了亞里斯多德「 行動 – 反思 – 學習 」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的假設,將其作為行動學習的哲學基礎。至今行動學習已成為企業發展最快的管理工具之一。
目前眾多知名企業,如 IBM、花旗銀行、殼牌石油、漢威聯合國際、波音、強生、西門子、AT&T、杜邦等都將行動學習廣泛用於新產品開發、提升服務、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和交付週期、擴大客群、改變組織文化等領域,並將其作為領導力開發、團隊建設和組織能力提升的主要方法。
為何要成為行動學習教練?
外部環境挑戰易變,企業面臨的問題日趨複雜,沒有現成的答案和經驗可以參考,內部核心人才也亟需提升意識與能力來應對挑戰。行動學習法可以實現「 解決複雜問題、發展個人領導力、提升團隊協作、促發組織應對變化 」一魚多吃的效果:
– 解決複雜問題
用企業內真實、複雜的問題做議題,激發團隊主動探索,磨煉對模糊複雜問題的解題思路,找到癥結,採取行動、產出成果。
– 發展個人領導力
向內看,深入發現個人需要提升發展的領導力,保持敏銳覺察,並願意付諸行動持續改進。
– 提升團隊協作
來自跨職能參與討論的成員,通過彼此「提問、反思、行動、學習」,凝聚成有默契、有力量的團隊。
– 促進組織應對新變化
成員們將新思路與行動帶回組織中延續,促發組織覺察並轉變舊有範式,開啟變革。
在行動學習開展過程中,行動學習教練帶領全程,是行動學習成功實施的關鍵之一。
成為行動學習教練可以:
- 掌握有助於組織發展的實用教練技術,協助在組織中設計、實施基於行動學習的人才發展專案
- 成為企業學習專家,幫助企業培養能面對複雜挑戰、不斷學習和開創的領導團隊
行動學習六要素
- 命題:由 PP( 問題提出者 )發起,是真實存在、緊急且重要、沒有答案的問題
- 團隊:由 5-8 人組成行動學習團隊,幫助 PP 解決問題
- 教練不參與解決問題,但在發現學習機會時介入
- 提問與反思:先有提問再有回答,任何人可以對任何人提問,所有發言必須是對提問的回答
- 學習:提升個人核心能力項、團隊學習
- PP 需要在會議之後,有具體的行動計畫
課程綱要
一、行動學習概述
- 行動學習的前世今生
- 行動學習的定義
- 行動學習 6 要素概述:命題、團隊、教練、提問與反思、學習承諾、採取行動
- 行動學習的規則與流程
二、現場看:行動學習 DEMO 體驗
- 行動學習教練的行為與職責
- 行動學習的 4 個功效:解決問題、個人領導力發展、團隊協同、組織變革
- 行動學習 VS 引導
三、提問與教練介入
- 提問的力量
- 不同類型的提問
- 提問 7 法:問處境、問看法、問做法
- 行動學習教練的提問:順序、跟進、物件、調性、品質
- 教練的不同介入方法
四、問題的陳述
- 行動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
- 問題陳述的 3 種情況:區分問題、目標、方案
- 教練在問題陳述的介入
- 案例分析:這家公司要解決什麼問題?
- 好的問題陳述是什麼樣子
五、問題的重構
- 案例分析:煙霧繚繞的問題
- 問題重構的關鍵
- 教練對問題重構的介入
六、如何選題
- 什麼樣的議題適合行動學習
- 小組討論:這些議題適合行動學習嗎?
- 何時該用、不該用行動學習
- 選題的標準
- 教練如何幫助問題陳述者(Problem Presenter) 選題
七、個人領導力提升
- 行動學習中提升個人領導力的 3 個環節
- 領導力維度選擇
- 設定領導力的具體行為和標準
- 教練對領導力提升的介入:不同的提問方式
- 教練對領導力提升的介入:不同的策略
- 案例分析:面對這樣的成員,教練可以如何介入?
八、團隊協同
- 行動學習團隊的構成
- 小組討論:如何選拔團隊成員?
- 團隊協作的常見問題
- 不同團隊狀況分析:互不信任、彼此衝突、假裝投入、躲避承擔、不追結果
- 教練對提升團隊效能的介入
- 小組討論:團隊挑戰情景如何介入
九、組織變革
- 覺察和改造組織舊有範式
- 改造範式的難點
- 案例分析:這家公司的業務範式和領導力範式如何提升?
- 教練如何通過提問促進組織範式的覺察與改造
十、行動學習專案推廣
- 行動學習專案的不同階段和相應的典型情景
- 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和風險防範
課程優勢
課程特點
- 權威性:基於 WIAL( World Institute for Action Learning )的行動學習規則和理論練中學。
- 學中練:課程先教理論,再體驗練習,通過「 體驗 – 反思 – 理論 – 行動 」的學習閉環,幫助學員對行動學習更有感。
- 實踐性:每位學員都能體驗教練、PP( 問題提出者 )、團隊成員這 3 種角色,並獲得授課教練的針對性回饋。